到2020年,中国往返欧洲的铁路运输量将增加两倍,“一带一路”项目将促进沿线交通枢纽的经济发展。
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在 2020 年推出 5,000 列中欧铁路货运列车,高于 2016 年的 1,800 列。
中国国际物流公司御新欧监事会主席周树林表示,为实现这一目标,中国不仅将向欧洲出口更多产品,还将帮助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发展经济。他认为铁路是经济发展的支柱。
货运铁路将建筑材料运送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,这些国家正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建设基础设施。
他补充说,跨境电商也将增加对轨道交通的需求,经济增长可以让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购买中国企业的产品。
中国还将从欧洲进口更多产品。 2011年重庆铁路开通时,进口需求增加,近期欧洲名贵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进口量持续增长。
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的往返铁路是连接中欧经济的交通大动脉。据他介绍,这意味着更多的电脑、打印机和其他科技产品可以出口到欧洲。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计算机在重庆制造,其中大部分通过铁路运往杜伊斯堡,并出口到欧洲国家。这条铁路支撑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。
2013年,习近平主席提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中欧铁路将成为中国跨境出口线路之一。铁路也开始支持腹地的经济发展,比如云南的咖啡豆出口。 2016年汽车、服装等快速消费品出货量增长,信息技术产品仅占总出货量的一半。